这也能看出目前对钙钛矿的研究比较全面,博海像太阳能电池、能源器件、光电领域等全面开花。
藤岛昭教授虽然是日本人,拾贝树木但他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体现在3个方面:交流合作、培养人才、学习文化。长期从事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探索研究,完成在低维材料、纳米光电子学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接下来,博海本文重点介绍一门三院士的主角-刘忠范院士、江雷院士、姚建年院士以及他们的近期研究进展。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拾贝树木表征和性质研究等方面,拾贝树木发明了模板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电纺丝法等多种有实用价值的超疏水性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完成2007年被聘为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仿生智能纳米复合材料项目首席科学家。
文献链接:博海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054062、博海ACSNano:大规模合成具有多功能石墨烯石英纤维电极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刘开辉研究员等人结合石墨烯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石英纤维的机械柔韧性,设计并通过强制流动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了混杂石墨烯石英纤维(GQF)。拾贝树木2013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一等奖(第二获奖人)。
完成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博海制备出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拾贝树木两种方法均被证明在调节电荷向O的转移以及HER性能的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完成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中国驻日大使馆教育处优秀留学人员称号,博海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拾贝树木2014年作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奖人获得美国材料学会奖励MRSMid-CareerResearcherAward。1993年6月回北京大学任教,完成同年晋升教授。